业务范围你的位置:门徒注册 > 业务范围 > “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发布日期:2024-07-22 03:58    点击次数:161

  

“急急如律令”原为汉代公文结尾的常用格式,也用“如律令”的格式。后来,我国以道教为主的宗教借用为咒语和符箓文字,用于末尾。其使用的目的就是勒令所谓的鬼神,按照符令执行。

图片

(汉代公文)

如律令历史渊源

我国的道教虽然发源比较早,历学上普遍认为是先秦时期,但是真正定型的时间为汉代。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道教为学派,即百家之中的道家。道教的教团组织到了汉代才正式形成。因此,道教文化自然也就受汉朝时期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保留了汉朝文化的基因。

如律令就是来源于汉朝时期的行政公文的格式。

《史记·三王世家》:“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东汉末年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图片

如律令之意,就是依据法令执行,语气要轻缓一些,而急急如律令之意,则是比如律令在时间上要紧急,意思为立即或马上按法令执行。用在道教的符箓上,就是符到马上奉行。南宋赵彦卫撰写的《云麓漫钞》一书,对急急如律令的历史渊源,在此书中的卷七解释得非常清楚:

“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民间对“急急如律令”的说法

大约在唐宋时期,民间将“急急如律令”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认为“律令”是一个神的名字,属于雷部。传说律令跑得特别快。如清代顾张思所著的一部辞书,书名为《土风录》,书中对“律令”一词解释为:

“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

图片

(古代驿传骑手)

这样一来,“急急如律令”的意思就是像律令的速度一样快。这样的说法在民间,甚至在道教内部的影响非常深远,成为了一种主流说法。

从历史的真实历史渊源来说,当然是受汉代公文影响,并沿用汉代的公文这一说法最靠谱。

“急急如律令”的使用

一般人认为,“急急如律令”使用是道教的专用词,其实不然。只能说,“急急如律令”首先使用的是道教,后被民间的法教也广泛使用。

法教是什么呢?法教是我国民间的原始宗教,其起源早于道教,脱胎于古代的巫傩文化,但因其成分复杂,教派繁杂,没有形成统一的教义和组织,在民间一直以师徒相授,口口相传,以讲究实用为目的。

法教之名只是一个总称,历史上从古至今一直活跃于民间。既保持了原始祖先的崇拜的巫傩特色,又认可道教之神,同时还融合了释教和儒教,以及民间的一些其他原始宗教。

图片

因此,道教和法教同时使用“急急如律令”咒语和符箓文字,使其影响在我国民间非常大,尤其是过去法教比较盛行的南方地区民间,影响更深。

“急急如律令”的使用,一般在“急急如律令”的中间或者前面,加上神的尊称,如道教常用的方式是:

“急如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律令”、“急急如元始度人律令”“急急如长生大帝律令”等。

道教一般神名放在中间位置。而法教的用法就比较复杂,有的按道教方法使用,有的则把神名加在“急急如律令”前面,如“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等。

“急急如律令”的使用上,自古以来就有严格规矩,道教之人未得师父传授,法教之人没有“过法”,不可随意念诵,民间之人就更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门徒注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