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范围你的位置:门徒注册 > 业务范围 > 山东境内的古方国(六)邾国、纪国、寒国、莱国、东莱国、薄姑国、奄国
山东境内的古方国(六)邾国、纪国、寒国、莱国、东莱国、薄姑国、奄国

发布日期:2024-09-02 07:53    点击次数:78

  

♥邾国——邹鲁文明的源头

邹城市立县2200多年,邹县的前身是邾国,周代,在山东大地上分封了齐、鲁、邾、莒、宋、卫、滕、薛等大小诸侯国,邾国三面界鲁,南界滕薛。邾国有先后分为小邾(倪)和滥成三国史称“邾分三国”,邾国的国都定都于訾娄,二迫迁于邾瑕,三卜迁于峄阳(今邾国故城)是为“邾都三迁”。关于邾国源来。传说最早是太皞(亦曰太昊)伏羲、女娲滚磨成亲繁衍人烟,太皞伏羲始画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伏羲收到蜘蛛结网捕食的启发,而发明网罟,教人捕鱼狩猎。太昊一支后人为纪念始祖功德,而把蜘蛛作为部落邦国的图腾,在古邾国大地上,最早应是太昊、...女娲后人在此生活。王大有著《寻根万年中华·姓氏图腾篇》载:朱姓“源出朱襄,邹屠邾娄。”“朱姓图腾是朱国的国徽,是邹屠氏蚩尤的故地。朱是用蜘蛛作图腾的,因为伏羲句芒曾经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而发明了八卦和罗网。朱襄氏是朱姓的始祖。”刘玉平先生《邹鲁文化概论》载:到炎黄时期,蚩尤氏族是炎帝族发展起来的一个力量非常强大的一支,其族居住于炎帝族所居大庭氏(曲阜)之南的陬地—邾娄,蚩尤之名,亦出邾娄,“蚩”与“邾”,“尤”与“娄”音近,以其语邾娄,呼之曰蚩尤,既名其族,复名其地,又名其人,蚩、尤二字皆从虫,古文字中为龙蛇之象。当属太昊龙氏集团一族,又曾“宇与少昊”,当在少昊集团的区域之内,即以邹鲁为中心的汶泗流域。晋王嘉 《拾遗记·高辛》:"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於邹屠之地,迁恶者於有北之乡。后分为邹氏 、屠氏 。据少昊清的封地有蚩尤邹屠氏(台前、东平、邹县、微山、邹坞)。轩辕黄帝灭蚩尤后,迁善者于邹屠之地(邹城、滕州),迁其恶者至有北之乡(邹平)。据钱文忠主讲《百家讲坛·百家姓》:“邹屠原来是个复姓,为蚩尤之后。因此说邾地此为蚩尤旧域。尧舜禹夏代,地属徐州之域,为太昊后裔有仍(同任)氏国,夏分任、宿、须句、颛臾风姓四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这是说,太皞,即伏羲,称太皞伏羲氏,属风姓,在济宁一带,其后裔有任(济宁)、宿(东平一带,后南迁宿迁)、须句(一说在梁山一带,二说在邹城凫山一带)、颛臾(平邑固城镇)。殷商属奄,《通志 氏族略》:舜帝后裔姚姓开创有邹国,是殷的异姓诸侯国,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西周曹侠封在邾国。据谢钧祥著《新编百家姓》载:“古帝颛顼的玄孙陸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晏安,为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挟于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邹、腾、济、宁、金乡等县地,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邹城东北)。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东纪王城),至战国中叶为楚国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又去邑为朱姓。”朱姓图腾关于邾国国名的由来,据《滕县金石志》载:“清道光十年(1830),城东北八十里凤凰岭涧沟中,出伯俞父诸器 ……其中鬲、盘、匜等铜器铭文中,皆有邾字。“许慎的《说文解字》:“邾,蜘蛛也,从黾朱声。”邾国的“邾”字,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写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据此,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国历史略说》一文中认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国先人曾以蜘蛛为图腾,建国之后,即以蛛为国名。后来,为书写方便起见,改从邑朱声之邾字,《邾公钟》之邾字,正是这样写的。”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其“邾”字亦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春秋》、《左传》中写作“邾”;在《国语郑语》、《孟子》中写作“邹”,在《史记》、《汉书地里志》中写作“驺”。音同而字异,其实皆一事。在《吕氏春秋》邾与邹混用,证明二字无别。可见历史文献中邾娄、邾、驺、邹、指的都是邾国,只是由于古人口语的发音、听音的差异,造成了记载中的差异。亦可见邾娄音转的蚩尤、訾娄、鼄、鄹、郰、涿鹿、跟邾国有必然的联系。据明戴光修纂《邹县志》载:“邹,古名邾,天文为降娄之次,地在《禹贡》徐州域内。”另据明许慎纂《兖州府志》载:邾国“曹姓,子爵,颛顼玄孙陆终之后也。武王克商,封其苗裔曹侠于邾,为鲁附庸”。据史志可知,邾国夏属徐州之域,商归奄国。周武王克商灭奄后,封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仍称邾国,到战国中期邾穆公改邾为邹。关于邾国疆域。当代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在其《邾分三国考》中,说其疆域大概为:“合三邾疆域,北括邹县,南包滕邑,东至费峄,西有济宁、鱼台东境,幅员颇广。”《辞海》对邹的解释为“古国名,本作邾,亦称邾娄,传为颛顼后裔侠所建立,曹姓,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张九龙先生在齐鲁晚报发表的《山东古国》系列文章讲到了“邾分三国”和“邾都三迁”的故事。晏安的五世孙侠始封曹称曹侠,是曹姓国,晏安的十二世孙是夷父颜。夷父名克,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当时齐国推行霸业,夷父颜响应随从,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邾原属鲁国的附庸,鲁国非常愤恨夷父颜的行为,被视为叛逆,借故向周王诬告夷父颜。鲁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公元前678年,周王诛杀夷父颜,《左传》庄公十六年载有“邾子克卒”,时为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四年)。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族人称他为群公子。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这时,代国君叔术又把国君位子,让给了他的侄子、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为邾君后,别封其弟友于(即小邾国今滕州市境内)史称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山亭区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叔术让国”“邾分三国”。三邾疆域简图邾国国都曾3次迁徙。《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左传》载:“鲁师入邾,邾人保于绎”;邾国也曾在反击鲁国的侵略中,“获僖公胄,悬诸鱼门”。不仅黎民百姓蒙受苦难,而且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遂有“三迁”之举。从史书记载看,邾国早时定都于訾娄(今曲阜市东南、邹城市东北),所以邾国亦称邾娄国。二迁于邾瑕(今唐口镇刘街村)。但是这里地势低洼,常年遭受水灾的侵害,为避下就高,又三迁于峄山之阳。至于迁都原因,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公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公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峄山之阳,地理形势优越,易于防守;土地比较肥沃,适于发展农业生产。文公定都后,战乱威胁大为减轻,洪水亦不再为患,邾国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奠定了邹城市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载:西周始封邾,至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十三年)卜迁于峄,至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在此建都400余年。邾灭后,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秦置邹县,属薛郡,汉属鲁国,历经晋、刘宋、元魏,直至北齐年间迁徙在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据何光岳《楚源流史》载,楚宣王灭邾后:“将邾的遗族迁到湖北黄冈县北十里的邾城。”又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朱氏世居沛国相县(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至此,邹国北迁至今邹平县,邾国南迁至湖北黄冈邾城,迁的都是国君贵族。邾国是西周春秋战国重要的封国,孕育了墨子、孟子等儒墨大家,邾国作为始祖文化、东夷文化、邾娄文化的继承者,开创了儒家之中华主流文化的先河,以至于形成邹鲁这一中华文化昌盛之地的代名词,古代的邹鲁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邾国原本手里有不少好牌,却没有把握住机遇,在由和平到战争的二百多年中,总是败多胜少。励精图治的邾文公迁都峄山脚下,原本指望子孙能东山再起,光复故土,可没曾想,此后的国君们“直把杭州作汴州”,除了沉迷酒色,再也没有一登“邹鲁第一峰”的志气。没输给敌人,先败给了自己,邾国的教训值得深思。

鲁邾交兵断断续续二百多年  

山东被称作“孔孟之乡”,孔子故里是曲阜,孟子故里是邹城,别看两家相距不到三十公里,却分属于两个国家。孔子是鲁国人,而孟子的老家属于邾国,因此邾国也叫邹国。  

邾国的身世不太光鲜,本属黄帝之孙颛顼(zhuan xu)的后裔,身上却流着西北少数民族的血液,又长期生活在东夷人的圈子里,文化礼仪都是东夷范儿,自己渐渐成了东夷人,被中原人所排斥。  

到了西周,因为身世不清白,邾国时而成为统战对象,时而又成为被打压的对象。周武王封了邾国地,却没有给国君名分,让邾国在诸侯面前矮了半截;又将邾国划为鲁国的附庸国,更让其心有不甘。好在谨记“天下共主”的教诲,邾国一直不敢造次,西周那270多年,与鲁国相处融洽。  可从春秋初年开始,周王式微,邾国与鲁国两强相邻,和平成了奢望。此时的邾国,实力仅次于齐、鲁,与莒相当,今天邹城的全境和周边的济宁、金乡、滕州、兖州、费县的部分地区都在它的囊中。但强中更有强中手,极力扩张的鲁国怎会放过身边这块肥肉,经常以“伐夷”的借口加兵于邾,仅《左传》记载,鲁国对邾国的入侵就达十几次之多,先后夺取了邾国大量的土地。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恃强凌弱的鲁国也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公元前639年,邾国灭了须句国,须句国君流亡到鲁国。巧的是,鲁僖公母亲的娘家是须句的,此仇岂能不报,于是第二年鲁国出兵伐邾,夺取须句,帮须句国君复国。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代明君邾文公怎咽得下这口恶气,于是孤注一掷,出兵伐鲁。自负的鲁僖公看不起邾国,竟然“不设备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劝谏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希望僖公不要轻敌,认真做好战备,但鲁僖公全当成了耳边风。两军交战于升陉,鲁国大败,连僖公的头盔也成了邾军的战利品,被悬挂在城门之上,须句又被邾国所灭。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升陉一战,邾国自己也是损失惨重。按照 礼制,大夫、士行军死在路上,应当用车绥招魂,但因为升陉一战死者太多,车绥不够用的,而军中箭矢很多,所以不得不用箭矢来代替招魂。国都三迁最终定址峄山脚下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公元前627年,为报升陉一役之仇,鲁国重兵压境征伐邾国,不多久就攻陷了邾国国都訾娄,也就是如今邹城凤凰山下大律村一带。凤凰山当时叫绎山,有“邹鲁第一峰”之称,邾国的先人已在此生活四百多年。  

都城陷落后,邾国贵族仓促逃亡,几经辗转,暂时迁都到邾瑕。邾瑕四面开阔,无险可守,虽然土地肥沃,但是面对周围宋鲁卫诸国的虎视眈眈,显然这里不宜久留。  

在邾瑕漂泊了十多年,邾文公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年老多病的他深知回到旧都无望,邾瑕又不是用兵之地,决心在有生之年迁都,修建一座坚固的城池,进退有据,以便让子孙等待时机光复故土。  

他效法祖先选择城址,几经思量,最终将新都定在今天峄山的脚下。这座山和凤凰山一样,是邾国当时所辖山峦中最高最大的,为了让子孙不忘故都、铭记国耻,他告诫臣僚和公族新都仍用旧都地名称“绎”,后来演化为“峄”,这就是峄山的来历。  

然而,好事多磨。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就迁都峄山之阳一事卜问于天时,却得到了“利于民而不利于君”的结论,大臣们纷纷据此上书劝谏不要迁都。邾文公不以为然,他说:“迁都对百姓有利就足够了。上天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百姓能得利,我就该支持。至于我的生命长短,那是天意,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邾文公毅然将国都由訾娄迁至峄山之阳,但也许是巧合,第二年,在位长达52年的邾文公病逝,时人纷纷赞誉他的贤良。  

今天我们看到的邾国故城,位于山东邹城纪王城村周围,北枕峄山,南依廓山,易于防守,源于峄山的金水河自东向西穿过故城,适合农业发展。故城遗址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是座不小的都邑。文公定都后,极大地缓解了战乱威胁,邾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此后三百多年间,再未迁都。荒淫无道国破后宗庙迁湖北  失败对于成功者而言是财富,而对于失败者而言,永远是失败。春秋后期,败多胜少的邾国渐渐失去往昔的意气风发,失意的邾国国君开始纵情于酒色,统治日渐腐朽昏庸,“糊涂指数”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早把文公的期许抛到九霄云外。  先是邾悼公在位时,国内掀起了百姓移民潮和大臣叛逃潮。大夫庶其投奔了鲁国,并把邾国的漆和闾丘两地作为进献礼交给鲁国,时隔一年,大夫畀我又叛邾奔鲁。与此同时,举家搬迁的百姓不可胜数。能把大家逼得背井离乡,想必悼公也是“极品”。  

随后,邾悼公的儿子邾庄公更是生得荒唐,死得窝囊。一天晚上,邾庄公和大夫夷射姑饮酒,夷射姑起身解手时,看门人问他讨肉吃,可醉醺醺的夷射姑不但不给肉,还一把抢过看门人手里的木杖,敲人家的脑袋,不料此举间接断送了庄公的性命。  

第二天,怀恨在心的看门人用水把门庭弄湿,邾庄公从房间里出来,看见门庭是湿的,问怎么回事,看门人说是夷射姑撒的尿。一听这话,“洁癖症患者”邾庄公急得直跳脚,一不留神摔到火盆上,烫得不轻,后因伤口溃烂而死。死后,这位不消停的邾庄公用五辆车陪葬也就罢了,居然还用五个活人殉葬,这放在当时也算出格的。  

子承父业,邾庄公的儿子邾隐公同样荒淫无道。公元前488年,鲁国伐邾,鲁军已攻至郭门,隐公仍然在享用乐舞,结果被俘。后隐公被放回,仍不思悔改,又被吴王拘禁。邾隐公后在鲁、齐、越国之间流亡,最后在越国的帮助下回国复位。因其无道,又为越国所拘禁,死在国外。  

再后来,与孟子同时代的邾穆公主政。穆公接手这烂摊子时,每逢灾荒之年,年老体弱者被抛尸于荒野,数千名年轻力壮者逃往鲁国,而国家的仓库中却装满了粮食财宝,官吏中饱私囊、欺上瞒下,令人发指。“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一次战役中,长官战死了三十三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人为国死难,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  

好在邾穆公是位明君,听了孟子的劝,实行仁政,出现了“路不拾遗,臣下顺从”的局面。可这只是昙花一现,邾穆公死后,他的努力也都化为烟云,随他而去,后面的国君又走上了胡闹的老路。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北伐灭鲁,顺道将邾国也给灭了。楚人还算厚道,灭国不绝祀,将邾国王室成员和贵族迁到了湖北黄冈的邾城,过上了“圈养”的生活 。

♥纪国,因姜子牙后人被周王烹杀而灭国

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封于齐,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的治国政策,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大国。但是,齐国的第五任君王吕不辰(又名“不臣”)竟然被周王活活烹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一切都要从纪国开始谈起纪国是商朝时东方的诸侯大国,大体位于如今的山东寿光等地。因为国君为姜姓,因此与周朝的关系密切。西周初年,因不满齐国扩张政策,与鲁国结好,借鲁国之力抗衡齐国,三国之间长期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竹书纪年》载:“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宾于河,用介珪。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周夷王二年,蜀国、吕国朝...贡,进献琼玉,周夷王在黄河边举行典礼,以宾客之礼待之。周夷王三年,周夷王召诸侯入京,把齐哀公丢入鼎里煮死。国君被周天子烹杀,齐国却为此与纪国结仇,为什么呢?对此《史记》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齐哀公时,纪侯向周天子诬陷齐哀公,被周天子用大鼎煮死,立他的弟弟吕静为齐君,这就是齐胡公。齐哀公是被纪侯告御状而死的。原来如此!是什么样的诬陷,才能让周天子把一国之君烹杀了呢?后人研究认为,问题出在头一年蜀吕两国进献琼玉上。也就是说,周夷王上位第二年,齐哀公没有如期朝贡,纪侯告状后,周天子以此理由烹杀了齐哀公。

2、周夷王被诸侯拥立为天子按照古代谥法,“恭仁短折曰哀”,也就是说齐哀公吕不辰因“谦恭、仁惠、短寿”而得谥号为“哀”。谥号是盖棺论定的一种评价,由此可知齐哀公的历史声誉和口碑并不差。没有朝贡是真,但以此烹杀只是一个借口,还有着其他的深层原因。《后汉书》载“夷王衰弱,荒服不朝”,因为周夷王时周朝王室威权不再,很多诸侯不来朝贡。是什么原因导致“夷王衰弱”呢?问题出在周懿王、周孝王身上。《竹书纪年》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这里说的是周懿王七年、十三年时受到西戎和翟人侵略,无力抵挡,只好迁都,打不过敌人就跑路,这种胆小鬼的行径为诸侯所不齿,此后周王朝无法有效号令诸侯。周懿王死后又生一件大事,更使诸侯对周王室满眼瞧不起:“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里说的是周懿王死后,按周礼是长子姬燮即位,但最终即位的是他爷爷辈、周共王的弟弟姬辟方,后世称“周孝王”。周孝王死后,姬燮被诸侯复立为天子,这就是周夷王。周王室在即位上违背祖制,进一步破坏了自身形象,给诸侯们立了一个坏表率。因此,性格柔弱的周夷王被诸侯拥立即位后,周王室的话语权全面削弱:你爷爷抢你的位子,在诸侯的拥立下,你才成为天子,这怎么就跟闹着玩似的,是一出闹剧啊。在这种情况下,让诸侯们再尊重你不是天方夜谭吗?

3、齐哀公被烹杀的深层原因有了上述那个前提后,再来看齐哀公被烹杀,就知道有深层原因了:一来周夷王想借此重振王室威风,至少是杀鸡给猴看,让其他诸侯不要跟风学坏了;二来借此维护姬姓周王朝的尊严,告诉诸侯们自己和天子“亲戚”之间,谁的关系更近、更铁。这是因为周王室的姬姓、纪国的姜姓,与齐国的吕姓相比,其血缘更近、更亲。尤其在先秦更加讲究姓与氏文化的时代,维护同姓群之间的利益,显得更加重要。齐哀公被烹杀,让齐国把仇恨的种子播撒下来,导致了纪国最终被齐国所灭。周庄王七年,齐襄公出兵伐纪,纪国不敌而亡。纪灭后,国都旧址被改称为“剧”。《汉书》载“汉文帝十八年,置菑川国,所属县三,剧、安平、楼乡也”。这里的剧就是过去的纪国。不过需要特意指明的是,所谓齐国的结仇并非主要理由,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因为以齐国的国力,其一路向东扩张的道路上,必然要扫清一切障碍。纪国,就是这样被齐国盯上了。也许有人说,纪国太不知名了,历史上真有当齐国对手的资格吗?其实,纪国真得非常强大,多了不说,只讲它曾有一个附属国:莱国,又称莱子国。想必很多人对其并不陌生,强大到敢和姜子牙争夺都城营丘的莱子国,当年曾只配当纪国的附属。

纪国,古书和金文中也称己国,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延续到西周到春秋时代。国君为姜姓。国都纪,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的今寿光市。寿光、莱阳和烟台等地有出土纪国铜器。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北。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 。

♥寒国,寒浞代夏一度成为权力中心

潍坊寒亭区境内有条浞河,古称寒水,夏朝时的寒国由此得名。在灿若星辰的山东古国版图中,论存续时间、疆土面积,寒国着实上不了台面,可这个小国却因为国君寒浞的存在而引人注目。从一个被本族本乡驱逐的不良少年成为东夷族的宰相,再成为天下共主,寒浞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部落弃儿上位成后羿心腹寒浞是东夷族人,不过追根溯源,寒浞一族也算黄帝的后裔。寒氏因生活在寒水之滨而得名,他们的始祖叫寒哀,《世本》称“寒哀作御”,可见寒哀曾给黄帝当过司机,算是黄帝身边的亲近之人了。后来,黄帝的儿子青阳娶了寒哀的...女儿,生下少皋,沾着联姻的光,寒部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潍坊一带定居下来。寒浞正是寒哀的裔孙,寒部落后来的首领。说起寒浞,必然绕不开他与后羿的那些恩恩怨怨。后羿是当时整个东夷族的首领,寒浞与后羿同属东夷族,但后羿属有穷氏,寒浞则来自伯明氏。从正史描述来看,寒浞一生就是个大写的“污”字。寒浞从小心术不正,四处造谣生事,惹下不少祸事,激起了民愤,是个顽劣不堪的问题少年。无奈之下,伯明氏的首领将其开除出籍,驱逐出境。在生产力还比较低下的年代,人一旦被部落所抛弃,无异于是给他判了死刑。虽然并不知道寒浞到底干了什么荒唐事,可单从部落对他的判决来看,这离经叛道的“熊孩子”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个“邪神附体”的小伙子离开部落后,并没有“累累若丧家之狗”。顽劣归顽劣,寒浞确实有股闯劲,不仅没变成丛林野兽的腹中餐,反而成功走进了东夷首领后羿帐中。不知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汤,还是命中该有此一劫,后羿一见到寒浞,居然很喜欢寒浞这个坏小子,对他非常信任和器重。非但不赶他走,反而立马把他收为心腹,常常派寒浞替自己做事。当时的夏王太康是著名的昏君,游乐田猎,不理政事,搞得民怨沸腾。后羿干脆兴起义兵,向朝廷发难,驱逐了太康。不久,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夏朝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可后羿勇猛有余,头脑不足,对治天下没啥兴趣。于是,他委任寒浞为相,总揽朝政,自己则整天痴迷于打猎。恩将仇报据寒国而御天下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虽然族人没想到寒浞这坏小子会有光宗耀祖、飞黄腾达之日,但对他的品行却没有看走眼。羽翼渐丰后,寒浞设计杀了对自己有收容之恩和知遇之恩的后羿,占了后羿的妻妾,并残酷地屠杀有穷氏族人,有穷之地尽入寒浞之手。寒浞有野心、有手段,很快,他就控制了整个东夷族。为了站稳脚跟,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寒国,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先后征服了周边小国,进一步扩大了古寒国的版图,并持续打压夏王室的残余力量。当时的社会,部落联盟遗风尚在,“家天下”的概念很模糊,天下最高权力在不同氏族之间轮换,为了坐稳江山,寒浞自然要扶持自己的部落、自己的寒国。为了使自己的地位得到绝对保障,寒浞对已经失去“天子之国”地位的夏王室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寒浞攻下了夏都,夏王虽然亲自率军抵抗,还是不敌寒浞的军队,因不愿被擒受辱,自刎殉国。为了斩草除根,寒浞又对城中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至此,夏后氏不仅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夏朝统治权,而且连部落的老巢都丢掉了。在寒浞的经营下,寒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度成了天下强国和权力中心。可是,仇恨的种子随着夏后氏国破家亡的那一刻生根发芽,多年来夏人从没有放弃挣扎和反抗,一直暗中串联,等待复辟时机。大约统治天下四十年后,八十岁的寒浞已是风烛残年,太康的儿子少康部队突袭寒国都城,寒浞还没来得及调兵遣将,就被少康的军队捉住并处死。很快,寒浞的亲族全部被杀,寒浞两个勇猛无敌的大力士儿子,也先后在自己的封国被杀。最终,少康重新确立了夏王朝的统治地位,风光一时的寒国匆匆退出了历史舞台。寒国被夏灭后,族人南迁,商末迁至徐州至江西一带。大兴土木古冢曾助力抗日不得不承认,寒浞虽然品行不咋地,但是在军事、治国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尤其是与太康、后羿相比,寒浞已经算是勤勉的领导人了。据《莱州府志》记载,在古寒国境内,从莱州的过西村至寒亭方向有一条高岭,此岭是当年寒浞为抵御海潮的侵袭,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修筑的海防大堤残存遗址。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能够放眼长远,兴修海防工程,寒浞还是颇有才干的,绝非只是嗜杀成性、阴险狡诈之徒。同时,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寒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而且国内局势稳定,否则不足以支持如此规模浩大的土建工程。潍坊寒亭区寒亭村一带是寒国的故城,虽然城池已经难觅踪影,但是周边仍能发现一连串的与寒浞相关的传说和遗址。例如寒亭村边的浞河,是因寒浞而得名;沿浞河上游的仓上村,传说是寒浞当年囤粮之地。而寒亭村南以五公里处,有处方正的巨型寝陵,传说是寒浞的埋骨之处。寒浞冢的东面、北面及附近村内均有一些深浅不一的沟壑,这些沟壑因年代久远,或阻断、或淤积,已经看不出具体的走向,当地号为“九龙聚首”。寒浞冢封土高6米,墓冢保护完好。整个墓是由黄土、黑土、沙土等多种土层混合而成,层次清晰可辨,显然是由人工夯筑而成。当地周围曾出土过许多文物,战国的、商代的、夏代的乃至龙山文化时期都有。 

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寒”与“干”通;夏桀以前没有干国,只有寒国,夏桀以后只有干国,而没有寒国,所以寒、干之间有着承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干最初叫做寒。寒这个部落出现很早,寒部落是任姓,是黄帝之裔。他们的始祖寒哀曾为黄帝驾马车,就是《世本》记载的“寒哀作御”。《路史》记载:黄帝的儿子青阳娶了寒哀的女儿,生少皋。寒浞是寒哀裔孙、寒部落后来的首领。《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寒亭,古寒国,浞封于此。”寒亭在今山东潍坊,也就是当时部落的所在地。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寒浞杀羿,后又被少康所灭。寒国被夏灭后,族人被打散了,向外迁徙。今徐州的寒山也就是因为有一支寒人迁来而得名。有一支就迁到今河南濮阳。到了夏桀的时候,干辛邦仕夏,得到了封地。寒被夏灭后,族人南迁,商末迁至徐州至江西,故寒(干)郡望出颖川郡、浔阳郡,徐州有寒山,东有赣榆县。江西有赣江。还有一些人传说迁到现在的韩国,寒国改名为韩国,韩国的名字由此而来.寒浞是我国历史上夏代中叶古寒国的君主,是伯明氏的后裔。相传夏朝太康国君不理朝政,被他的部下后羿杀掉取代了他的君主王位。后羿取得王位后,重蹈太康覆辙,游猎饮酒,寒浞取媚于后羿,取得信任后又将后羿取而代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古寒国,并且征服了斟灌,斟寻等诸候国,扩大了古寒国的版图。历史上古寒国的国都相传就建立在今天寒亭区寒亭村内。寒浞政权的历史资料散见于<<左传>>,<<论语>>,<<孟子>>等历史典籍中。寒浞在寒亭建都的记载也多出现于北魏<<水经注>>,宋<<太平环宇记>>,元代<<齐乘>>等历史性地理书籍中。由于这一古老历史时期的存在,在寒亭区内产生和积累发展了大量的关于寒浞和古寒国的故事传说,据现在能够收集到的资料估计,约计有15万字左右。故事传说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

1.民俗文化类。传说寒浞和他的两个儿子都非常聪明,擅于酿酒,在酿酒的过程中还酿造出了飞天升仙的灵药。在今寒亭以南不远的冢子后村有一高20几米的古冢,相传为寒浞坟墓,人们将空酒坛置于冢前,焚香祷告,一夜之间就可向寒浞王借得美酒,后因贪得无厌,借酒失灵。当地有“跑旱船”的民间舞蹈,相传是寒浞的儿子浇发明的这种旱地荡舟。

2.神话故事类。寒浞杀掉后羿并娶了后羿的妻子,这就是美丽无比的嫦娥,后来嫦娥偷吃了寒浞的灵药飞升到***里成仙,相传今寒亭村内的云台山就是嫦娥飞升的地方。成仙后的寂寞生活使嫦娥非常想念家乡,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取名广寒宫。

3.历史补遗类。寒浞建立寒国后国势强大,军粮满仓,战马成群,如今尚有以“仓上”“马宿”等命名的村庄。夏朝的兄弟国斟灌国国君害怕寒浞灭掉自己,天天派人到边境上了望寒国的形势,天长日久就筑起了高大的了望台,这就是区内禹王台(望台)的来历。

4.战争类。随着国势的强大,寒浞也走上了后羿腐化堕落的道路,失掉民心,一心复国的太康的儿子少康对他发动了战争,不但消灭了寒浞,而且在今二戈官庄村一带打败了寒浞的儿子浇。浇擅于冶炼,打造的许多武器也被少康俘获,少康把这些武器搬到河边洗刷,后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村庄叫“戈翟” 。

♥莱国与东莱国仅一步之遥

周朝建国后,周成王把自己最信赖、最倚重的两位大臣——姜太公和周公分别封于齐国(都临淄)和鲁国(都于曲阜)。此两国扼东夷各部族西进中原必经的咽喉之地,周天子特赐齐太公以征伐“五侯九伯”(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五侯九伯泛指天下诸侯,即不听天子号令的东夷与殷商各方国)大权。胶东地区以青岛——蓬莱为分界线(胶莱河),半岛东西两个部分古代文化遗存始终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青岛至蓬莱线以西,包括胶莱平原及今潍坊一带,为莱夷建立的莱国,在这线以东则是嵎夷建立的另一个国家东莱。关于莱国与东莱国是否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史学界仍有争议,历史书记载及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一个国家,包括胶东半岛的地方志都异口同声持这一观点,认为东莱只是莱国被打败后,部分莱人东迁建立的一个后续国家。笔者翻阅了一些资料,觉得这种说法存在许多解释不通的地方。认为东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仅不是莱国后代,而且很多方面不同于莱国。

这些方面包括:其一,从两国疆域上分析,两国不是同一国家。东莱是地处东隅海滨的一个夷族国家,国都在现龙口归城,范围当在胶莱河以东,即习惯上的胶东半岛。相当于现在的烟台和威海市管理范围。归城约在龙口市黄城镇东南15华里的地方,城内包括现在的曹家、南埠、姜家、东和平、董家、迟家、北山、大于家8个自然村。村名多冠以“归城”,从墓葬到城址,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规模。莱国的国都在昌乐,后期包括了原夷国的土地,南以沂山为界;东南则与夷国接壤;西至临朐,经白浪河、胶莱河,直至大姑河一带,包括现在的潍坊、昌邑、安丘、平度、高密、胶县等地。这一地域面积比当时的齐国还要大一些,而且北临渤海,是在东方唯一能与齐国抗衡的强国。

其二,两国建立和灭亡的时间不同。史称“莱夷”当在我国夏、商时期建立。莱国的建立,当在商朝后期。由于殷商的压迫和残暴统治,同是东夷人的胶东半岛东部出现了一个以龙口归城为国都的东莱国,西部出现了在昌乐为国都的莱国,两国中间在即墨还有个夷国。东莱国与周朝结盟,参加周朝的征战。莱国则与商王交好,与周朝作对。莱国在公元前567年灭亡,而东莱是在公元前500年齐景公时才灭亡,相差67年。据历史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初叶,周武王联合800 诸侯及西土各族,经牧野一仗,商纣灭亡。封纣子武庚为诸侯,又以周武王之弟管、蔡、霍三叔为“三监”,各据商中心地区的一部以监视武庚。武王灭商以后两年即去世,其弟周公辅其子成王,而“三监”心怀不满,武庚乘机与东夷之大国奄、薄姑等联合起兵反周。周公于是大举东征。奄在今山东曲阜县旧城东,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据《史记》记载,周武王曾封太公望于营丘,国号齐,正是薄姑的中心地区;封周公于奄,国号鲁,正是奄的中心地区。当薄姑与奄起兵反周时,追随者还有许多其它东夷方国与部落。周公伐奄在成王即位之初,经过三年战争才杀了武庚,放逐蔡叔,占领了奄而放逐其君。此时的东莱曾派兵随周王征伐,而莱国则与周朝作对。齐大公在营丘立国之初,“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夷也”。这个莱指的是莱国而非东莱。姜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东夷之士,公元前1136年生于东吕乡东吕里(日照县西),被后世称为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又是兵家鼻祖。他一生之中做到了三件划时代的大事:一是辅周,是文王、武王和成王的三朝元老,两代辅臣;二是灭商,功勋卓著,堪称千古一相;三是建齐,是齐国的开国君主。司马迁《史记》载:“太公封齐,兼五侯地。”五候地即斟郡、斟灌、莒国、薄姑、纪国五地。姜子牙封的齐营丘(今山东昌乐),本来就是莱国地方,周家把它给了太公,离莱国的都城十分近。齐为逢伯陵故国(逢伯陵是殷商诸侯),也是姜姓。周家封太公于齐,是有目的地采取以姜族治姜族的政策。莱国与姜太公开战,是莱侯和太公争国。春秋中期, 莱国屡遭齐伐,日渐衰落。公元前571年齐灵公挥师伐莱,莱国贿赂灵公幸臣凤沙卫,齐师罢兵,莱逃过一劫。齐灵公姜环十五年(前567)齐侯召见莱王,莱王不从。齐灵公大怒,遂派将军晏弱率重兵灭莱,莱民残余退守棠邑城(今平度东南部唐田)。同年冬,晏弱率军破棠,占领了今平度大部土地,棠为齐邑。此时莱国灭亡。在莱国灭亡的时候,东莱仍然存在至公元前500年。

其三,两地的文化传统明显不同。胶东地区以青岛——蓬莱为分界线,半岛东西两个部分古代文化遗存始终存在很大的不同。龙口古称东莱,至今口语中还有称外地人为“西莱子”,这个西莱指的就是莱国,是东莱人对西边莱国人的称呼。还有一种口语,胶东人称对外地人是“老山西子”,其实是“莱山西子”变化来的。说明胶东人把自己当成东莱国人,对外一律称作是“莱山西人”。莱山位于龙口市黄城东南12公里,海拔619.4米。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齐有八神(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六曰月主,祠之莱山”。月主即延光月主,为齐国崇敬的八神之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黄县时,隆重地祭祀了莱山月主神,并在山之北麓(今兰高镇庙周家村村南庙耩上)修筑了月主祠。西汉时期,汉武、宣帝仿效秦始皇,也多次来此祭祀莱山月神。莱山乃秦、汉期间中国八台甫山之一,能得此重名,明显靠的是古莱国的文明。莱山之北是西周期间莱都城——归城地点地,《汉书.地舆志》记,“黄(黄县,今龙口)有莱山松林莱君祠”。嵎夷古代指山东东部滨海地区,就是现在的山东乳山、文凳、荣成地区。莱夷是我国先秦时期活动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是山东半岛的土著居民。1976年,在山东乳山县刁虎山前坡,接近于山顶端南侧的山腰处,发现五六处半地穴式、用自然石块砌筑的正方形小坑。坑略呈东西向排列,正北与刁虎山主峰相对。乳山大孤山乡下刘家村北山坡在挖泥场时,也发现排列整刘的几个四面由大石围成的正方形石穴,当地人称“石笼子坟”,传说是上古时期的殡葬坑。传说以前的人寿命较短,一般只能活到四十多岁。如果到了六十仍在的话,家人就用大石头围成一个笼子,把老人放进去。孝顺一点的每天送点水,有的干脆盖上石盖,让人活活饿死。有的认为这是古代东夷部族祭祀太阳的遗存,一般是面向一座山而建。由此推断,我国古史传说中所说的嵎夷族就居住在今山东半岛东端乳山、文登一带。其实直到今天,以胶莱河为界的东部不论是语言和风俗习惯明显区别于胶莱河以西地区。这一现象很可能是东莱与莱国时期形成的,如果是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形成如此大的差别。

其四,两国国姓不同。东莱国国姓为姜,姜姓从历史上到现代都是胶东的大姓之一,是胶东土著姓氏之一。莱国的国姓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不得姓之国”,还有人说是赢姓,有说是妘姓。《诗义疏》曰:莱,藜也。《山海经》东海之外有颛顼国、季禺〔嵎夷〕、少昊国、重氏、藜〔莱〕氏和后来的羲和国。《周礼》东海之外颛顼国国君伯称〔号伯菔、莱菔〕有子曰藜〔莱〕为祝融,祀以为灶神。“东海之外颛顼氏伯称〔号伯菔、莱菔〕生藜〔莱〕,藜〔莱〕即老童,老童生重藜〔莱〕及吴回、吴回第四子莱言妘姓为莱国始祖。莱言之后有西迁帝喾封藜〔莱〕的郐墟〔祝融之墟〕西周的郐国是也”。东莱是姜姓国家,是蚩尤的后代。莱国是赢姓国家,是黄帝的曾孙帝颛顼的后代。祝融为炎帝后代颛顼帝孙重黎,莱国由其孙吴回建立,为妘姓。祝融是黄帝讨伐蚩尤的主要人物,发明了火攻的战法,打败蚩尤立了大功。一九八八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媸酓。说明蚩尤和祝融都是炎帝的后代,都是黄帝的后人。祝融是帝喾的曾孙,蚩尤是黄帝孙子颛顼帝的后代,颛顼帝是祝融的堂伯父。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蚩尤的后代姓氏为姜,羌,蓝,红,楚, 苗,屈,熊, 景,雷,龙, 吴,麻,石, 回,杨黄, 康,蔡等。由此来看,莱国与东莱虽都出自黄帝,立场和后期发展完全不同。莱国是祝融之后,东莱是蚩尤之后,两者都属于东夷人,却是两个族群。虽然同出炎帝,不排除是因为炎黄联合灭了蚩尤后,在胶东半岛形成了不同的两个族群所建立的不同国家。莱国的国姓应为赢性。赢性是古代的贵族姓,后人大多已演变为谷、梁、黄、费、徐、秦、许、江、曹、赵、金、苏、英、裴等姓氏,现在嬴姓人已经很少见了。

其五,不同姓不能通婚纪国的纪侯是姜季,炎帝苗裔,封于纪(时在赣榆县)。与莱国可以通婚,而不能与同是姜姓的齐国通婚,说明莱国的国姓并不姓姜,国姓姓姜的是东莱国。1951年在山东黄县东南的南埠一座春秋早期墓葬中出土一批青铜器,其中六件说明姜姓纪国和莱国是存在通婚的。说明莱国不可能姓姜,因为同姓不通婚。而东莱则姓姜。

其六,两国的政治立场明显不同。莱国是商代的候国,一直对周人持敌视态度,不肯臣服于周,故而被同为周王朝的齐灵公率先灭亡。东莱在西周初年即降服于周,并派兵跟从周王朝到处征伐,是周王朝的一个忠诚属国,所以齐国一直与其友好相处。由于齐景公要争霸,统一山东地域,不允许这些小国存在,才展开兼并战争。公元前500年,东莱国君知道国破是迟早的事,没做过多抵抗就打开城门献出国印。齐国与东莱都是姜姓国家,同为炎帝之后。齐景公作为姜姓国君有同宗的关系,也不难为他们。只是取消了国号,将东莱原来的属地改为东莱郡,封了领军攻打东莱国的大将军槐为东郡候,负责治理地方。槐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杀戮,对原东莱皇族只是取消了各种待遇和没收了财产,仍然给他们保留了一些土地和住宅,过平民生活。东莱非莱国还有一个证据。1969年,紧邻莱山的小刘家村(如今迁并入归城曹家村)农民在农田中挖出一批西周中期的铜器,其中一尊一卣(古代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上都有铭文。卣上刻有铭文———“王出狩南土……启从征……。钺箙。”尊上铭文与卣上的意思相近,大意为一个叫做启的人跟随周王参加南征的战役,为此做一个器物记念。这种做法是商周时期非常流行的记功的方式。有人得出这样的分析:“从这条铭文来看,启能够率领军队参加周天子组织的征伐战役,说明这个东方国家有着较强的军事实力。钺在当时是一种斧形的兵器,是王权首领的象征。而箙本义是盛箭的袋子,应该是启的家族徽识、图章,这可能意味着他的祖先有射箭的特长,这不由使人想到夏代东夷首领后裔射日的古老传说,可能启的国家就是由胶东半岛原住部落发展起来的,有可能就是莱国。”认为:“莱山脚下的黄水河流域是胶东半岛青铜文化的中心区域,从墓葬到城址,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规模。从文物的等级来看,这个国家也是胶东半岛最大最强的国家。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个国家只能是莱国,那么归城应该就是莱国的都城。”然而,他们混淆了莱国与东莱的区别。这个国家不是莱国,而是东莱国。莱国是商朝的属国,而东莱与周友好。莱国不可能跟随周朝与商朝作战,而东莱则经常随周王参加征伐战争。东莱太史慈(166年-206年)是《三国志》中有名有姓的人物, 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刘繇(156年-197年,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刘肥之后, 扬州刺史)部下,后被孙策收降。(太史慈墓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此时距东莱灭亡已过六百多年,传记作家仍称东莱人,说明东莱作为一个国家很有影响力。虽然至今没有证据表明莱国与东莱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但本人认为应该是两个族群建立的不同国家。某种意义上,东莱是莱夷建立的独立国家,而莱国只是从属于商周的一个候国。胶东自古文化共融,生活习俗相似。东莱国前后最少有500年建国历史,只是东莱国是谁建立的无从考究。商代有比干、箕子、微子三位著名大臣,其中箕子是东莱国人。东莱国王将善于治国的箕子介绍给了商王。商王纣暴虐,箕子为避难就逃回了莱子国,后来出走朝鲜建立朝鲜国。朝鲜至今尚存有箕子墓。之所以都叫莱,是因为莱的偏假名指“小麦”,这两个国家都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一种谷物。1万年前,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文明民族就已经种植小麦,再稍晚一些,美索不达米亚人已经会用小麦粉烤制面包。莱人是炎帝神农后代,神农起于西方,山东半岛的莱族,有一部分来自西域,把小麦传到了这里,所以叫“莱”,是根据小麦而起的名字。东莱国原名“禾东”,是因为首先培育成小麦而得名的诸侯国,后来改名为东莱国。由此也可以证明东莱国远早于莱国,其消亡也晚于莱国几十年。公元前548年,因为齐庄公和士大夫崔氏的老婆私通,被崔氏联合庆氏发动政变杀害。拥立齐庄公的幼弟杵臼为国君,是为齐景公。经过长达16年的内部火并,齐国终于走出了大臣专权的阴霾,亲理朝政。  

齐景公始终梦想着能光复齐桓公的霸业,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齐国的国势渐渐恢复。公元前526年,齐景公选中了徐国作为进攻目标,使齐、徐、郯、莒四国首脑在蒲隧结盟。公元前523年,再派军队讨伐莒国,迫使莒共公两度逃溃。由于身后还有个东莱国存在,他决定出兵讨伐,使东部沿海一代全部成为齐国的后院。郦道元《水经注》引旧说云:“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春秋时期),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这里的“莱”指的是莱国人而非东莱人。还有研究者称“齐灵公灭莱后,莱人分化为两支,一支迁徙到今天的龙口滨海地区,另一支迁至今天的淄川、博山的交界处,因其地杂草丛生,是一片荒芜之地,故名莱芜。”此话的错误在于东莱国早在莱国之前就建立了,并非是莱国灭国之后才建立的东莱国。而且东莱国灭亡于公元前500后,不是公元前567年。东莱国比莱国灭亡整整晚了几十年 。

♥薄姑国兴亡之谜

小清河两岸富集济水文明,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如薄姑国等。薄姑故城遗址,在今博兴县城东南二十里湖滨镇寨卞村北,紧傍小清河。《汉书》地理志曰:吕尚封于齐郡薄姑。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山东通志》卷九《古迹志》“博兴县”下“蒲姑城”云:“在县东南十五里柳桥社(今湖滨镇驻地)。一作薄姑,又作姑棼。”史籍记载与现有文化遗址地理位置基本符合。商奄和薄姑是商朝末年山东地区的两个方国,关于它们的史料记载较少薄姑是古代鲁北地区渤海之滨的东夷大国,齐文化的立基之地,但传世文献资料很少,鲜见考古文物资料,一直为小...清河流域的一个人文谜团,也是山东古国史上的一大悬疑。“薄姑”一名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作“專古”。薄姑的称号由来,大抵有两种诠释:有的认为来源于“布谷、布谷”布谷鸟的叫声,有的认为薄姑来源于“亳”(今天的河南商丘,殷商的故都)的音转,此说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从有关文献记载商末山东两个强大的方国:商奄和薄姑的情况看,商末山东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高的。商奄是以曲阜为中心占有汶泗流域较大范围的方国;薄姑是以当代山东博兴、临淄一带为中心的方国。关于它们的情况,历史记载较少,但是,从周初叛乱它们是主要力量来看,国力应是较强大的。据《左传?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东土也。”又据《汉书?地理志》:“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春秋?昭公二十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景公打猎回来,晏子侍于遄台上。梁丘据驱车赶到,他们君臣登临台上,凭风酹酒,笑论“和同”,饮酒乐中,忽生感慨,齐侯曰:古而不死,何乐如之?晏子对曰:昔爽鸠氏始居之,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又因之,而后太公又因之,臣以为古若不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晏子所云,应指薄姑即今临淄或博兴周边近济水的这一广大地区。从《春秋?昭公二十年》所载晏子语可知薄姑之前,古齐地曾出现一系列前后相继的方国和部落(如爽鸠氏、季荝等等)。薄姑继承先前的历史文化,成为“东夷大国”。商朝后期,薄姑与奄一起,成为商王朝晚期在东方的两个重要统治据点。西周初年,薄姑因反抗周王朝而遭到灭国的命运,对此史书有少量文字记载。史籍中几乎不见薄姑国的踪影;至于齐公与晏子对话这一典故,则填写了齐地上古历史记载的空白,几乎成为小清河流域所有县邑州府上古历史的唯一根据,该流域所有方志开篇序祖的经典之据。薄姑曾是怎样的历史文明?薄姑国的后人去了哪里?一直是人们寻求的历史之谜,史籍无稽,只能惟以地名求之,《汉书?地理志上》有姑幕(今山东莒县东北),《后汉书?郡国志三》有蒲姑阪(今江苏睢宁西南),河北有薄落亭,也许是薄姑氏灭国后的徙迁之地。商奄和薄姑灭亡与周成王东征之时薄姑国的亡国之谜与其同时期的另一方国商奄一样,最终的谜团在史家遗址出土发掘的青铜器中得到了解释。1987年,在史家遗址附近的旬召村东北一大型遗址发现一座商末周初墓葬,出土有“叔龟”铭文的铜觯(饮酒器),经判断为商代奄国之器。商奄的青铜器为何跑到薄姑国的领土上,这还要从周成王时期的一场战争说起。《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既迁殷遗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由此可证,此器当为周公东征迁奄君于薄姑时的遗物,而薄姑国亦当在此附近,出土的这些青铜器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佐证,也说明薄姑国及其旧城即在此范围内。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作为东方大国,奄是商王朝在东部的重要方国,又名“商奄”。作为商纣王大臣,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国君先祖的飞廉,参与“三监”之乱,在商覆灭后,由商都东逃至商奄。奄属嬴姓,当时嬴姓国族均反周,飞廉投靠同一族姓,且对奄国等嬴姓东方国族反周起到了推动作用。乱事失败后,周朝将周公长子伯禽封至原来奄国之处,建鲁国,统治“商奄之民”,又把奄君迁往蒲姑看管起来。周成王时期,姜太公应召与周公旦平息薄姑国等参与的“三监”叛乱,叛乱平定后,成王又把临淄附近的薄姑地加封给姜太公。齐国由初封的百里地又扩至五百里,成为“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泱泱大国”。这才有了太公五世齐胡公徙都薄姑博兴、六世献公迁都临淄之事。齐都三迁,始封营丘,再徙博兴,后迁临淄,历史记载的脉胳是非常清晰的。桓台史家遗址应当与薄姑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还是与周王朝初期成王时期的一场战争有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王树明和淄博市文物局的考古专家张光明,根据桓台史家遗址殷商文化遗址与高青陈庄发现周公东征设防薄姑的相对距离、位置及其遗物、遗迹有关情况推断,所谓桓台史家商代文化遗址,是周公东征设防高青陈庄一代,以继续威慑、监理东夷旧部中的主要敌对势力“薄姑”国的一个都址。又根据桓台史家发现族姓徽文方面的资料,并证以文献资料、金文资料断定,有商一代居住在桓台史家的薄姑国一族的本名,是一个与商代王室通婚、关系至为密切,为现代学者称其为亚其或箕的一族。桓台县是商周时代遗址比较集中的地方,发现比较有名的商周古文化遗址5处,面积最大的田庄史家遗址有20余万平方米。田庄旬召遗址有9万平方米。在这些商周时代文化遗址中,史家遗址与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间距最近,只有30华里左右。从这些商周时代遗址的数量及其与陈庄西周城址的间距或其相对位置看,周公东征后在鲁北敌对势力中心区域设防,其位于所建军事重镇偏南的一侧,即今邹平、桓台一带地方,当属防范的重点区域。考古资料证明,周公东征残奄之后,此奄君徙居于薄姑之地与西北不远处的桓台史家遗址,与西北高青陈庄周人设防的西周城址,几成一线之势。种种迹象表明,周代初年周公成王东征取得绝对胜利之后,在高青陈庄所建军事重镇,威慑、监理的重中之重,矛头所指向的主要对象,正是高青陈庄南偏东一侧的桓台县史家殷商旧址。换而言之,文献记载中东夷旧部叛乱周的核心力量,即周人所谓“薄姑”一国的具体所在,就是今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西的岳石殷商文化遗址。周成王东征以后,山东省境内的东夷势力一蹶不振。随后,周王朝封大公于齐,封周公子鲁以镇东方,这也就成为山东省别称齐鲁大地的由来。

相关阅读

史书载:”当少吴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则;汤时有逄伯陵“,在上古时代的齐地,其实已经有很多诸侯部落联盟国,比如纪国、莱国、奄国、薄姑国等,皆为齐地举足轻重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历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少昊时代,在齐国建国时期,这些国家的力量比齐国要强大的多,但在周天子的扶持下,齐国逐渐发展起来,生活在这里的那些上古国家,逐渐消亡于史书中。《左传》载:“晏子对曰:昔爽鸠氏始居之,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又因之,而后太公又因之,臣以为古若不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后世据此判断上古齐地朝代更替,而在晏子的说法中,在齐地尤其是在薄姑疆域,至少先后就有爽鸠氏、季荝、逢伯陵、薄姑氏,其后才是姜子牙的齐国。因此姜子牙在此地立国,本来就是艰难的事情。在西周初期有所谓“三监之乱”,就是很多商朝部族,在纣王儿子武庚的带领下,发动对姬姓部族的反攻,虽然这场战争最终被周公所镇压,但也就是这场战争,导致周公坚定的推行分封诸侯制,以家天下的政治模式改变过去的部落联盟政治,就算是神仙一般的姜子牙,也是极早的就与姬姓部族联姻,有了亲戚关系。《竹书纪年》载:“继命姜太公吕望东征。伐奄国五十,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逐莱人地入于齐。非鹰扬元勋,不足以弹压东方,故特封之营丘。”当年周武王攻灭殷商不久后就已驾崩,而此时姜太公尚在,周公尚在,周成王新登大位之时,亲族崇尚权力,想要夺取家族胜利的果实,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就触发外部的叛乱之势,三监之乱就是在此时发生。此时姜子牙还没有到齐国受封,如奄国、莱国等力量,皆可能伴随武庚与周天子为敌,因此才有姜子牙的大军东征,才有奄国五十部族的败退和莱人的逃亡入齐,姜子牙受封到齐国,显然就是为震慑齐地东夷势力,那么莱人退往齐地,除了本身齐地有部分区域也是属于莱人的核心区域外,薄姑国显然可能也是奄国、莱国的友好国家,或者这些部族联盟都曾是当年商纣王在东夷族群中安插的亲殷商派的国家,他们跟姜子牙到齐地的目的一致,都是为的稳固东部。薄姑国临近济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本身就是风水宝地,历来被选作都城所在。从今天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证据看来,薄姑所在区域在上古时代,曾经是东夷族群中经济文化水平相当高的地区,青铜器、陶器等皆在此地有所出土,而众所周知的是,商王朝最发达的就是青铜锻造技术,东夷人为中原人所鄙视,本身就有其技术落后的因素,这个薄姑地处东夷地区,有着类似商王朝的人文风俗,也就是可能其本身就是商王朝在东夷地区的封国。也正是因之于此,后来齐国哀公被周夷王所杀,继任的齐胡公为避纪国锋芒,则将都城迁徙到了薄姑。《竹书纪年》载:“胡公自营丘徙都蒲姑。”《竹书纪年》载:“ 南庚更自庇迁于奄。 阳甲即位,居奄。”奄国的背景更是可怕,其作为殷商王族力量聚集区域,可能本身就是殷商反抗姬周的最后根据地。《汉书》载:“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这也就是为姜子牙受封齐国的时间加以明确,正是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的时候,这四个国家是谁呢?看看与姜子牙刚刚到达齐国时候的对手就知道了,莱国和纪国必在其中。而史书中单列薄姑氏,显然可能薄姑氏反叛的策划和执行者,而另外两国,奄国也是可能在其中的。可惜的是最终叛乱被剿灭,殷商最后的根据地奄国彻底灭亡,被姬周派来的周公之子伯禽所占,在原来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这个国家正是鲁国。而鲁国伯禽在此地推行的是变其俗的政策,也就是说显然奄国的反叛更为激烈,这也是导致伯禽推行铁血政策的原因。而若奄国国君在故地,则更可能引发部族的团结,史书中记载的是奄国国君被迁到了蒲姑看管起来,只是等待时间而已。据《 左传》载:“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自从有了武庚之乱,周天子家族们对这个奄国国君,这个很可能是殷商王族的国君,是绝不允许活在世上的。鲁国统治“商奄之民”,姜子牙的齐国则在北方震慑那些商朝遗族们,从这里也能猜测一件事情,就是当年的箕子为什么要带着遗民们往东北方向走,齐国的所在地正好就是在殷商故都的东北方向,这在逻辑上也是说得清楚的。

♥奄国的来源和迁徙

 奄国,应为子姓之国,为商之分支,故商王南庚、阳甲两代都奄。周成王时,周公旦、姜太公平定了郯、奄十七国的叛乱,奄人被迫四散,有迁至山西太谷县的奄谷,但一支经奄中南逃至江苏常州奄城,后被吴国所并。另一支北绕渤海湾迁至辽宁盖州、盖平,而入盖马大山,到达朝鲜半岛,有的渡海而迁日本。

一、奄人的来源奄的最早记载是《古本竹书纪年》载:“南庚更自庇迁于奄。阳甲即位,居奄。”又云:“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则奄地自商王南庚由庇地迁都于奄,在位二十五年;传阳甲,在位七年;阳甲传弟盘庚,盘庚即位,即由奄西迁殷,则奄地作为商...都,约有三十二年左右。《水经·洹水注》引《竹书纪年》云:“盘庚即位,自殷迁于北蒙日殷。”又《尚书·盘庚》正义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殷在邺南三十里。”又《祖乙书序》正义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史记·项羽本纪》集解:“攒曰:……《汲冢古文》曰:盘庚迁于此汲冢,曰殷虚。南去邺州三十里。”索隐:“《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虚。南去邺州三十里。”《殷本纪》正义:“《括地志》云:……《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而《通鉴外纪》卷二也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殷在邺南三十里。”奄乃方国名,很可能是南庚在继其父沃甲为商王之前,已先封为奄国国君,后来南庚继位为商王,便以其故国奄地作都,不愿到庇地去。到南庚死后,他的伯祖商王祖卒之孙阳甲继位为商王,也就仍在奄地立都,只七年时间。阳甲传弟盘庚,便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市殷墟),作了远距离的迁都,很可能是脱离南庚系族人的控制,这样一来,南庚之子便继为奄国之君了。故常称奄为“商奄”,即因其祖先曾为商王之故。《左传》昭公九年:“蒲姑、商奄,吾东土地。”又定公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墟”,都是“商奄”连文,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所以,顾颉刚认为:是奄为商的旧都,其在商末,当为商王族的支子所封之国,故称之曰“奄侯”、又称之曰“商奄”①而李白凤说:“因为东夷或畔或畔,所以南庚迁奄(故称商奄),这是在东夷的心脏部分插进一把刀子,以收镇压的实效。据本人的研究,商奄并非鲁奄,它不在曲阜而在益都莱芜一带,或今之莱芜谷。阳甲以后的盘庚大约是受到东夷的威胁才又迁都的。”②其实不然,商亦为东夷族,并未受到来自东夷的威胁,而是常受到来自西部和北部的恙戎的侵犯,商的疆域在河南中部、东部和北部,还包括鲁西、冀北、晋东南一带,不可能一下子便从庇(今河南淇县南)就向东远迁到山东莱芜市的奄中。所以奄地当今曲阜市为是,这是大多学者一致的看法。彭邦炯说:“祖乙所迁的耿,南庚所迁的奄,均是他们即位前的封邑或同党势力的聚居地。”③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奄国在鲁,即在曲阜的说法,见诸许多记载。《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史记·周本纪·集解》:“郑玄曰:奄国在淮夷之北。”淮夷在滕州市一带,奄既在淮夷之北,不会远在莱芜,而应在曲阜。故《说文解字》云:“奄国在鲁。”段玉裁注:“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县城东二里有奄城,云故奄国。”《后汉书·郡国志》云:“鲁国,(古)奄国。”《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奄里即奄国之地也。”近人王国维也以“奄地在鲁。”④《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山东兖州府:奄里,在曲阜城东,古奄国。《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君于蒲姑。”……《后汉书·郡国志》“鲁有古奄国。”注:“皇览曰:奄里,伯公冢在城内祥舍中。民传言,鲁五德,奄里伯公葬其宅。”《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奄城:在城东二里,古奄国也。《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因以封周公。志云:曲阜旧城,即古奄地,亦日商奄里,又名奄至乡。”汪中《周公居东证》云:钱大昕云:“《春秋传》但云'因商奄之民。’以鲁为古奄国,出自《续汉志》,未知何据。康成、元凯俱未实指奄所在也。更宜考之。”中按“《汉书·艺文志》:'《礼古经》者,出鲁淹中。’苏林曰:'里名也。’《楚之王传》:'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合俱受《诗》于学邱伯。’服虐虏曰:'白生,鲁国奄里人。’”并引《续汉书》注:“《说文》和《括地志》淹、、奄,古今字尔。而以曲阜为奄国之地。”所以奄国南迁,鲁国据其旧地,又役使其遗民,虽古籍已略有透露而不为人所注意,以钱大晰的渊溥,犹不能无疑于《续汉志》的说法。汪中把《汉书·艺文志》、《楚元王传》、《说文》、《括地志》中的资料辑集在一块,使人明白看出鲁的奄里即缘奄的旧都而来。”⑤奄国故都,以后称为、淹、奄中、奄里、奄城。犹如秦地叫秦中,汉地也叫汉中,褒地也叫褒中,地也叫中那样。而雷学淇《纪年义证》则以齐鲁交界的莱芜市之奄中为奄国他说:“奄,即《周书》王来自奄之奄。郑康成注,奄国在淮夷之北。周时鲁国之境,东距海,南距淮。淮夷盖在淮水入海处;故淮夷与徐戎并兴,鲁之东郊门不开。《鲁颂》亦曰,至于海邦,淮夷来同;是淮夷在鲁之东南明矣。今郑云,奄国在淮夷之北,是奄在鲁之正东,南距淮而北与齐接址焉。故齐鲁界上有地名弇中(见襄公二十五年《左传》)。《史记》谓鲁有奄中,《汉志》作淹中,盖奄弇古字通,弇中,即奄中也。《书正义》曰,奄,东方之国,近鲁之地,盖不能确指其国都所在矣。奄地多山,故《地志》谓是长峪。古《礼经》出鲁淹中,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书·盘庚》曰,'昔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其即谓南庚自庇迁奄欤?”丁山同意雷氏说法,并说:'洙泗交会之处,在鲁国城东数十里。传说今曲阜县二里有奄里,为孔子故居。我认南庚所居的奄,不在沂水西北,或在洙泗交会之处。”⑥其实丁氏谓奄在曲阜东数十里,与奄在曲阜东二里差别不大,同在奄国范围内,而雷氏谓在淹中,即齐鲁之交莱芜市南,则乃奄国被周灭之后遗民被迫迁之地。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则以奄地在“安阳地域之东南。”则更是谬误无据。邹衡从考古资料方面,以曲阜未发现商奄遗迹而不敢肯定就在曲阜,他说:“解放以后,在山东亚兖州、曲阜、泗水等地都发现了早商文化遗址。其中兖州椤树村、泗水故县、尹家城等遗址中还拾到属于早商文化第三、四段的陶片和陶器。不过,这些遗址的规模都不大,其非商都可知。最近在曲阜发现了西周鲁城,但未见商代早期遗物,商奄的遗迹尚无线索。”⑦这不能认为未挖到商奄遗物而否定奄国所在,考古界所发现的遗址、遗物尚不到古物和古遗址中的万分之一,所以就因此而否定古籍的记载,恐怕理由过分薄弱。而孙淼因此而指出:“从文献资料看,南庚所迁之“奄”与奄国之“奄”,两者除地名相同之外,别无其他佐证,显得论据比较薄弱。”⑧其实“论据比较薄弱”的正是孙氏本人,因为他未能论证与奄国不同地方的有力依据。所以,我们仍实事求是地根据众多的古籍与学者记载和研究,还是确定奄都与奄国都在今山东曲阜市东郊。二、奄的名义奄的名义,有认为是大龟的合文。如李白凤说:我们从二里岗出土先殷铜罍上发现了一个“黾族图腾”,可以推想是东夷势力延伸的证据。并引证了许多黾纹图案后,作出结论说:“总之,验诸古匋、古铜象字的'黾’乃是东夷中的一族,其分支'奄’、'邾’、'郯’都是同姓中'小宗’”。⑨其实东夷从来用黾为图腾者,大黾为天鼋,乃黄帝轩辕氏的支族。东夷是以乌为图腾的。且邾是以蜘蛛为图腾,邾族乃黄帝之裔“祝融八姓”的一支曹姓支裔。⑩郯国乃是以赢姓支族,以篝火引鸟之意,而奄国乃子姓而非赢姓,与邾、郯不同族,所以说奄为赢姓是缺乏根据的。有根据金文“叔龟”合文八种款式,虽大同小异,另有单体作“龟”称名者,如甘肃灵台县出土的青铜器《父龟丁爵》等,李孝定认为“叔龟”当是人名。(11)于省吾释天黾合文乃商人图腾之一。(12)据此,常兴照、张光明便认为'大龟’合文乃“鼋”之形意字,从大从龟,读为鼋,又衍转为奄。”又说:奄字本应是“大龟”合文的变体字,其从大为本形,从申,从申则为龟转。鼋、奄古音可通。因为“大龟”即鼋字,奄字的读音亦当从鼋字通变而来。(13)但是,几乎所有的青铜器龟纹、大黾纹与龟鱼形,皆出土于陕甘一带,却在奄国长期居住的山东没有发现,而奄国也在周武王以前从未到过陕甘,那么,龟纹、天鼋纹、大龟纹也不可能为奄旋的图腾。按奄字的解释,《说文解字》:“覆也,大有馀也。从大从申,会意。申展也。”《尔雅·释言》:“蒙荒,奄也。”郝懿行《义疏》:《诗》奄有下国。奄有龟蒙。笺并以为覆。通作揜。《说文》:揜,一曰覆也。又通作弇。下文云:弇,盖也。盖亦覆。故《广雅》云:弇,覆也。又通作掩。《文选·怀旧赋》注引《埤苍》曰:掩,覆也。《方言》云:掩,也。覆盖之意矣。则奄即掩、弇、掩,释为覆盖之义,故古文奄、盖通用。周公“诛纣伐奄”,在《韩非子·说林上》则谓“商奄”为“商盖”,云:“周公”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刼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墨子》“东处于商盖。”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盖即奄也。”丁山谓“孟子尝称齐有'盖大夫瓘’,又称陈仲子兄戴'盖禄万种’。此盖当即《左传》所谓弇中。”(14)《淮南子,修务训》:“知不足以奄之。”注:“奄,盖之也。”又作同解,如《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传:“奄,同也。”蔡传:“奄,尽也。”《诗·周颂·执竞》:“奄有四方。”传:“奄,同也。”《诗·大雅·韩奕》:“奄受北国。”高田忠周曰:“刘心源云:旧释作申以大为羡文,此字从古文申从大,实奄之变。而谓以为祀,亦非。又或云:《周礼·序官·奄人》注: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官人。又《晋语》:'令奄楚剌重耳’。注:'士也。’此义即可解铭意矣。俺,大也,从人从奄。奄俺同字,大为大人,从大又从人,为重复者,亦犹夸侉当为同字矣。奄本义为人长大也。转为姿容闲雅缓绰有馀裕义。又为凡大义,故又复转为覆也。或云:训覆义者假借为弇,亦通。”(16)按奄似为以双层茅草覆盖大鼎之状,衍变为大,为掩盖。又似两以手执曲棍以搅动大鼎中的煮物,作到均匀搅拌熟秀。商人能铸大鼎,如司母戊大鼎,这种大鼎,极难作盖,大盖亦难于揭开,故需用双重茅草(可能是香茅)编成盖垫掩盖,以免煮烹的食物香气散失,而且又易煮熟。今酱园制酱和腌菜的大缸上是用竹蔑或芦苇编成的尖顶大缸盖盖着,即似古奄字,而奄人善腌菜,故以腌名称腌菜。俺。而称我们为“俺们”。至今在奄国故地的山东人及北方人都叫我为“俺”,我们为“俺们”,即来自于古奄人的自称的。由于奄人位东夷中岛聚居的山东半岛,因此,也以鸟为图腾,如商人以燕子为图腾一样,奄人则以鹌鹑为图腾。《春秋运斗枢》云:立春雨水,鹑鹌鸣,是矣。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俱黑色,但无斑者为鹌也。今人总以鹌鹑名之。按《夏小正》云:三月由鼠化为,八月化为田鼠。注云:鹌也。按鹑、鹌原为二种相似的不能飞翔的鸟类,因相似而常杂居在草丛中,故今鹑鹌合称,有饲养为珍肴者,或养以斗鹑鹌为戏。鹌肉主治诸疮阴素,去热,是一种补品。山东古代盛放鹌,故奄人以之为图腾,也是很自然的事。由奄衍行为咽,《释名·释饮食》: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又与淹通,《诗·鲁颂·宫》“奄有龟蒙。”《说文·人部》、《系传》引奄作俺。又与掩通,《诗·大雅·韩奕》“奄受北国。”《诗经考文》:“古本奄作掩”。《礼记·月令》“其器闳以奄。”《唐石经》奄作掩。《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楚为掩”。《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左传》哀公十三年孔疏、《文选》王仲宣《赠文叔良诗》李注并引掩作奄。《史记·封禅书》“则方土皆奄口。”《汉书·郊祀志》奄作掩。《淮南子·淑真》“其兄掩户而入觇之。”高注:“掩读曰奄。”《隶释》三《严诉碑》”何亿掩忽摧藏。”又九《郭仲奇碑》“掩忽祖亡。”洪适皆释以掩为奄。由于周灭奄,俘奄人之强壮男子,去其睾丸,不令生育,用作奴隶以侍侯主人,故叫阉人,故奄又通阉。《礼记·月令》“命奄尹。”《后汉书·宦者传》引奄作阉。《吕氏春秋·仲冬纪》同。《国语·晋语二》“公令阉楚剌重耳。”《补音》阉作奄。宋庠本同。奄人被阉后,集中居于集体宿舍中,周代即设奄尹以管理之,其居处叫庵,即菴。《隶释》八《衡方碑》“庵离寝疾。”洪适释以庵为奄。《汉书·司马相如传》菴作奄。因奄或被汶、泗水所灌淹而灭亡,故奄通淹。《汉书·礼乐志》“神奄留临须摇。”颜注:“奄读曰淹。”《隶释》八《夏承碑》“淹疾卒官。”洪适释以淹为奄。奄人拜日,故奄通晻。《荀子·儒效》“则晻然若合符节。”《韩诗外传》五:晻作奄。《隶释》六《武斑碑》“晻忽祖逝。”洪适释以晻为奄。因奄为大盖覆之义,故与算通。《诗·复颂·閟宫》“奄有龟蒙。”《尔雅·释言》郭住引奄作弇。《礼器·月令》“其器闳以奄。”《吕氏春秋·孟冬纪》及《仲冬纪》皆奄作荅。《释文》:“弇,古奄字。”《史记·封禅书·集解》韦昭引弇作奄。《尔雅·释鱼》“龟……前弇诸果。”《释文》:“弇,古奄字。”奄又与揜通,以手覆盖之意,《公羊传》哀公四年“其上而柴其下。”《周礼·地官·媒氏》郑注、《春官·丧祝》郑注、《白虎通·社稷》引揜作奄。奄加革为,车具也。奄加月为腌,腌肉也。奄加酉为醃,醃菜也。奄加网为罨,捕鱼器也。奄加衣为裺,短衣曲领也。奄加黑为黤,青黑色也。奄加女为,加言为,女人挑唆诬诽也。奄加香为馣,香气远溢也。奄加目为,以手遮目以视烈日也。奄加邑为,奄人之城邑也。奄加山为崦,奄人之***也。当与奄人之习俗文化有关,而衍生出许多词义来。所以又衍出奄息、奄冉、奄然、奄忽、奄到、奄留、奄迟、奄观、奄蔼、奄欻、奄奠、奄征、奄有、奄莫、奄弃、奄兜、奄受等词语。

三、奄人的南迁奄人的四散迁徒,乃因奄、徐十七国与武庚联合反周,而招致周公旦、伯禽父子和姜太公东征后而被灭亡。《诗·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传:“四国:管、蔡、商、奄也。”把奄列为东夷十七国的领袖地位,可见其国势之强大。《逸周书·作雒解》:“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是四国不专指管、蔡、商、奄之明证。(17)陈鱼《诗毛氏传疏》云“:案当时叛者不止四国。《书序》'成王伐淮夷,遂践奄。’《地理志》'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吕览·察微篇》'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王引之《尚书述闻》大传释:东征亦以管、蔡、商、奄言之。与《毛传》正合也。”是四国和八夷、十七国中,奄国是其发动叛乱中的主要发起者之一。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以《史记·周本纪》“周公东伐淮夷,践奄。”则所谓东夷八国,见于载籍者,有蒲姑、商、奄、盖、九、夷、淮夷六国。但也应有徐夷、郯、京、索等国在内。《孟子·滕文公下》:“周公……伐奄三年讨其君。”《尚书大传》:“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杀禄父,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诸其宫”。还阉其强壮的男子。鲁公伯禽灭奄后,即由河南鲁山的封邑东移于奄,以便与姜太公镇守蒲姑成犄角之势,紧紧控制住东夷十七国中最大的奄、蒲姑两国。奄人便一部分向东迁徒,弇中,在今益都县市南。而将一部分奄赐给姜太公,带到蒲姑旧城去建城,这便是《书序》所云“将迁其君于蒲姑”。一部分北迁至萃县弇山,《山东通志》便以弇山为奄所迁。而李白凤则谓“奄在益都、莱芜”之间。从曲阜的鲁都城内商奄遗民所建的毫社来看,奄实为子姓,并非嬴姓。奄国遗族主要是逃往南方,在江苏常州市东南三十里有淹城。《越绝市·吴地传》云:“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张宗祥校:“'淹’,当作'奄’。'奄’,古东诸侯。”顾颉刚指出:“按看上节鲁地有淹中,知道'淹’和'奄’可通,不需改字。我们对这节文字应说明的倒是'吴所葬’一语。这文既经指出了这城是淹君的,这冢是淹君子女的,那么这里的遗迹当然都是南迁的奄人所留,和吴根本不发生关系。所以说为'吴所葬’,即缘作者对于历史事实的模糊,他不知道奄和吴族类有别,时代也不同,以致错误地认为淹君是吴人。然而就在这段文字上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知道江南有奄。”(20)《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常州府:淹城在府东南三十里,其城二重,濠堑深阔,周广十五里。”陈志良《奄城访古记》云:“今常州城南二十里许有奄城遗址,亦作'淹城’。……遗址外观,高出地面丈许。城有三道:外块(原注:俗称外罗城)、内城(原注:俗称里罗城)、子城(原注:俗称紫禁城)。城用黄土筑成,未见版筑之迹。外城,内城各有河绕之,不相通流,深丈许,宽十一、二丈。三城出入口祗一道:外城在正西,内城在西南,了城在正南。全成直径一里半;外城周六里,内城周三里,子城周里许。外城高于城外之农田;内城高于外城;子城更高于内城。子城、内城间有土冈一道,由东向西,名跑 马冈,传为淹君驰马处。外城西南部有土墩三,黄土筑成,高四丈余,在南者名头墩,在西高者名肚脐墩,在西者名脚墩,即《越绝书》所称之'淹君子女冢’也。……遗址内最多者为有几何形花纹之片,……发现地点多在河滩。……淹城当为古代奄城南迁后的居留地。……汉代又在淹城故址扩而充之,设立毗陵县。”按周公伐奄,直把奄人从今山东曲阜县赶到了江苏常州市,可以想见当时全力穷追的情状。这个奄城遗址,规模如此阔大,又可以想见奄国人数的众多,力量的雄厚,虽武力已失败而仍有建设国家的能力。他们原居于殷的旧都,文化颇高,其向南迁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为后起的吴国文化打下了基础。《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王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按这段记载中的“商人”和“东夷”即指奄、徐、淮夷诸国。他们在这次反抗斗争中曾经使用象阵作战,吕氏说他们“为虐”,表现出战事的剧烈情况。周人为了斩草除根计,把他们赶到长江以南才罢休。(21)奄人自曲阜节节退避到常州,是与同族的徐夷、淮夷、群舒、桐一同先迁到淮水北部,后又移入南部,再过江迁到常州,时间当在周昭王、穆王之时,因这二王连续征伐淮夷、徐夷,才迫使奄过江避难的。而吴泰伯、仲雍初立国在陕西陇县之吴岳,周武王时,又东迁于湖北荆蛮之地,到仲雍曾孙周章才迁至无锡市梅里。周章十四代孙寿梦时,才灭奄称吴王。在常州东面东海的东边有琉球群岛中,有一大岛叫奄美人岛,恐也与吴灭南奄后,南奄人东渡海逃迁于此而得名。奄人有一部分绕道黄河北岸西迁的,可能由萃县西入山西太谷县奄谷。《清一统志》卷九十六太原府:奄谷,在太谷县东南十五里,长四十里。东崖石壁有佛像,俗名千佛崖。”《淮南子·坠形训):“正西弇州曰并土。”并土即指并州的土地,并州乃至今之山西。并州又叫弇州,正因奄人有迁于此者,即太谷县之奄谷。《姓氏录源》运氏:《姓苑》云:运,人姓。《路史》云:鲁后有运氏。澍按:京相璠云:今东郡廪丘东故城即郓城也,是运与郓同以邑为氏。按:运名义,乃用有幕盖的车运输货物者。周公旦、姜太公灭商、奄,以商人、奄人作搬运货物这奴隶,奄人赶着货车,于是叫运人,故奄之族既为子姓,而其分支运人亦为子姓,不是嬴姓。其地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隋置郓州。运地春秋时入于鲁,成为鲁米邑。而运人有一支西迁山西运城市。今山西芮城县有27人,襄汾县有14人,怀仁,垣曲、浦县各一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门徒注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